杏彩体育

党团建设

当前位置: 杏彩体育 > 党团建设 > 正文

“秦”风溯古,“延”承赤魂——“秦风延承”实践队暑期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30点击数:

“秦”风溯古,“延”承赤魂

——“秦风延承”实践队暑期实践纪实



图片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南京大学“秦风延承”实践队是一支由杏彩体育-杏彩体育app-杏彩体育官网 2023级本科班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在杏彩体育官网 助理研究员高原老师与许良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前往西安、延安两地,依托陕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红色资源,探索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秦风延承”实践团队于2025年8月15日至19日赴陕西西安、延安两地开展为期五天的学科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杏彩体育官网 助理研究员高原老师与许良老师共同带队。

图片

01

图片

“凝视千年,磅礴伟力”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图片

秦兵马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坑内陶俑兵种齐全、排列严整,既复刻了秦代军队的真实编制,又以细腻的雕塑技艺呈现出士兵的神态差异与装备细节,为后世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造性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范本。


8月15日,团队成员首站探访了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面对肃穆威严、千人千面的庞大军阵,同学们不仅看见中华民族“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精神基因,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同时也增强了历史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团队成员在兵马俑参观、合影

图片

“城垣巍巍,律动古今”

——西安城墙

图片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构建起严密的防御体系,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历史文化传承始终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石。”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敬重,也是为未来留存珍贵财富的担当,让民族的记忆与精神得以永恒延续。 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实践团队于16日赴西安城墙开展实地研学。


图片
图片


实践团队在西安城墙讲解、合影

在古老的砖石城楼上,团队成员杨馥宇为在场师生介绍了城墙的防御体系与历代修缮史,带领大家了解其军事智慧、建筑哲学与城市记忆,以千年城墙为基地,以文化脉络为线索,形成了一堂珍贵的“行走中的历史课”。

图片

02

图片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图片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日战争时期,抗大以战教战、以学促战,让革命理论在实践中生根发芽,是“建设抗日军队的火车头”,为敌后抗战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人才。8月17日早上,团队成员前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参观学习。

图片
图片

团队成员在抗大纪念馆参观、访谈

团队成员回顾了抗大的发展历史,观摩了展柜里充满历史痕迹的老物件,深入了解了无数热血青年冲破封锁奔赴延安求学的往事,切身体会到抗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围绕实践主题,团队成员还面向现场游客开展访谈调研,进一步探寻红色文旅资源融入思政课堂的路径。

图片

“革命圣地,先辈故事”

——杨家岭革命旧址

图片

杨家岭曾是中共中央机关的集中所在地,多位党的领导人曾在此居住,中共七大也在这里召开。走访抗大之后,团队前往杨家岭革命旧址,追寻先辈足迹,先后参观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旧居和举办七大的中央大礼堂。


参观过程中,在高原老师和团队成员王思静的讲解下,队员们认识到中共中央在杨家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解放战争的历史,更深刻领悟到先辈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对革命的乐观态度,以及七大“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心同德”的精神。

图片
图片

团队师生在杨家岭开展思政课讲解

图片

“红色记忆,历史丰碑”

——延安革命纪念馆

图片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出内容全面完整地记录了延安革命的历史,是对前期实践参访内容的一个系统总结。8月18日上午,团队前往该馆参访,在这里整理本次实践的所见所学所得。

图片
图片

团队成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讲解

从序厅开始,团队成员依次回顾红军、抗日战争、延安时期党的建设以及解放战争的历史,从中学习先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斗争经验,体悟和传承伟大的延安精神

图片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南泥湾

图片

南泥湾是抗日时期大生产运动的一个重要生产建设成就;根据地军民用四年耕种,把这里从“烂泥湾”变成了塞北的江南。18日下午,团队来到南泥湾,从大生产运动的历史中体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团队成员首先参访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学习大生产运动中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等历史。展馆将历史视角转向生产和经济建设,成员们也在纪念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主题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主线中,真切感受到经济生产的重要性,并从人民群众热情的生产运动以及从“烂泥湾”到南泥湾的巨大生产建设成就中,明白人民史观的真理性,领悟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社会稳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


最后,团队成员来到延安炮兵学校旧址和党徽广场,在党徽雕塑前唱响歌曲《南泥湾》,用歌声致敬先辈,在歌声中结束了本次实践旅程。

图片
图片

实践团队在南泥湾参观、合影


        “广阔天地是汲取知识、锤炼本领的最佳课堂。”此次陕西之行,正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让书本上的文字化为可触可感的文化印记与革命记忆。这些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与精神洗礼,更让团队成员深刻明白:真正的学习从不止于课堂,唯有走进历史现场、贴近大地脉搏,才能读懂文明的密码、汲取前行的力量。行程虽止,探索未竟。未来,我们仍将以脚步丈量大地,以实践感悟真理——既要继续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挖掘时代价值,让千年文脉在创新中延续;也要在革命历史的回响中坚守初心,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图片